《福建中醫(yī)藥》(雙月刊)創(chuàng)刊于1956年,由福建省中醫(yī)藥學會、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主辦。本刊堅持中醫(yī)特色,注重臨床實踐、內(nèi)容豐富實用,深受讀者、作者的喜愛,在國內(nèi)外享有較高聲譽。本刊先后被評為“華東地區(qū)優(yōu)秀期刊”、“全國中文核心期刊”、“全國優(yōu)秀科技期刊”。
臨床研究、臨床報道、老中醫(yī)經(jīng)驗、實驗研究、理論探討、中醫(yī)護理、博碩園地、醫(yī)史文獻、老中醫(yī)經(jīng)驗等欄目。
1.來稿應為可公開發(fā)表但還未公開發(fā)表過的內(nèi)容,應具有科學性、實用性、創(chuàng)新性、導向性。論點明確、資料真實、數(shù)據(jù)準確、文字精煉、層次清楚,統(tǒng)計學處理正確。臨床研究應說明是否獲得有關倫理委員會的批準,是否取得受試對象的知情同意書。臨床研究、基礎研究等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,字數(shù)5000~7000字為宜,臨床報道和病例報告3000字。綜述文章統(tǒng)一放至增刊于下半年處理。
2.本刊對來稿自收到3個月后向作者通知處理情況, 作者也可來電來函查詢0591-22861121,請勿一稿多投。對有省部級及以上課題資助的文章優(yōu)先刊用。未錄用稿一般不予退稿, 請作者見諒。
3.聯(lián)系 文稿首頁請標明:文章題名、每位作者的姓名、最高學歷、職稱及工作單位、負責與編輯部聯(lián)系的通訊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信地址、電話號碼、傳真號碼和E-mail地址。
4.課題 文稿所涉及的課題請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,注明課題項目來源與編號,并附證明復印件。論文刊登后獲獎者,請及時通知編輯部,并附獲獎證書復印件。
5. 題目 力求簡明、醒目,反映出文章的主題。文題一般在20個漢字以內(nèi)。
6. 署名 根據(jù)貢獻大小排列,不應引起爭論,不用筆名、別名。姓名之間用“,”分開, 不同單位的作者在右上角用序號標注。如王xx1,李xx2。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,應附其本人同意的書面材料。如需注明協(xié)作組成員和致謝者,則于文末參考文獻前列出。
7. 單位 單位用全稱,再寫省、市/縣的郵政編碼。不同單位的,在單位前加序號,郵政編碼后加“;”表示。如:(1.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中醫(yī)學院,福建 福州 350122;2.福建省立醫(yī)院,福建 福州 350001)。
8. 摘要 文稿須附有中、英文摘要,格式按目的、方法、結果、結論4段格式撰寫,中文摘要約300字,英文摘要約500字。其他欄目文稿中、英文摘要可采用敘述性撰寫。
9. 關鍵詞 選擇3~8個。請參考《醫(yī)學主題詞表》、《中醫(yī)主題詞表》。
10.中圖分類號 由本編輯部完成。
11.文獻標識碼 學術的標注A, 技術的標注B, 指導的標注C。
12.文章編號 由本編輯部完成。
13.引言 引言是論文展開的必要說明。引言要引參考文獻5篇左右,準確而簡明地介紹:① 問題的由來;② 前人的研究成果,存在的主要問題(提綱參考文獻的出處);③ 提出本論文要解決的有意義的科技問題;④ 研究的主要思路;⑤ 研究的主要方法、時間等。重點向讀者介紹本研究的目的、背景、理論根據(jù)或實驗依據(jù)、主要研究方法、預期的結果與意義、研究起止的時間、地點等信息,起著引出研究問題,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。
14.正文 不同的論文內(nèi)容要求選擇不同的文體形式來恰當?shù)乇磉_,如臨床報道、理論探討、實驗研究等。
14.1 注意層次標題 層次標題(各級小標題)是論文的內(nèi)容提綱和結構框架,方便讀者閱讀用。層次的擬定原則是:
① 規(guī)范性:各層次采用阿拉伯數(shù)字連續(xù)編號,左頂格。如1 …… 1.1 …… 1.1.1 …… 1.1.1.1 ……,不同層次之間用下小黑圓點“.”相隔,4級編號,即最多4個數(shù)3個點,末位數(shù)后不加點,空一格后再接文字。
② 邏輯性:論文通常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(lián)系的具有因果關系的幾個部分組成,它是論文得以形成的前提和支撐條件。層次標題就是論文內(nèi)在結構的外在顯現(xiàn),它反映論文中特定內(nèi)容的邏輯組合。下一級標題必須從屬于上一級標題;同級標題反映層次之間的平行關系。擬定層次標題時必須粗而不疏,細而不亂,上下連貫,前后銜接,避免重復、脫節(jié)和經(jīng)常交叉。
③ 準確性:要準確概括本層次的主要內(nèi)容,觀點鮮明。不含糊不清,不出現(xiàn)歧義。文字要簡潔精煉,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、字符、代號、公式等。
④ 對稱性:各級層次標題要簡明準確,同一層次標題要盡可能“排比”,即詞組結構相同,意義相關,與語氣一致,以強化標題的功能,給讀者以美感,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。
14.2 所有名詞術語采用國家公布或通用者為準,中外醫(yī)學名詞使用全稱,用英文簡稱時,在首次出現(xiàn)時應標明中英文全稱。西藥在商品名之后注明化學名,中藥用常用名詞,草藥須注明拉丁學名。論文中簡化字、數(shù)字、藥物名稱及用量、計量單位、統(tǒng)計學符號均依照國家相應標準及規(guī)定執(zhí)行。
14.3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,每幅圖表須冠有圖題和表題,表內(nèi)數(shù)據(jù)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(shù)一致,線條圖高寬比例為5:7,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(shù)。
15. 參考文獻 依照其在文中出現(xiàn)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(shù)字加方括號以角碼標出,不可引用內(nèi)部資料,參考文獻的作者1-3位者全部列出,3位以上者只列前3位,后加“等”。示例如下:
(1) 期刊:[序號] 作者姓名.文題[J].期刊名稱,年,卷(期):起迄頁.
[1] 仲衛(wèi)紅,鄭其開,林建平,等. 頸椎病功能障礙康復評定的探討[J].中國康復,2014,29(4):331-334.
[2] Tao J, Chen B, Gao Y, et al.Electroacupuncture enhances hippocampal NSCs proliferation in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ed rats via activation of notch signaling pathway[J]. Int J Neurosci,2014,124(3):204-212.
(2) 書籍:[序號] 作者姓名.書名[M].版次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:起迄頁.
[1] 陳立典.康復醫(yī)學概論[M] .北京: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, 2012:12-21.
(3) 電子文獻:[序號] 作者姓名.題名[0L].發(fā)表日期[下載日期].地址.
[1]張伯禮.社區(qū)衛(wèi)生服務中心大力發(fā)展“國醫(yī)堂”[OL].2011-03-11[2015-1-30].
http://www.catcm.ac.cn/publicfiles/business/htmlfiles/zgzy/2011lh/201103/9804.html.
(4) 學位論文:[序號] 作者姓名.論文名[D]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:起迄頁.
[1] 王玲.α-synuclein誘導的神經(jīng)炎癥在帕金森病發(fā)生中的作用[D].南京:南京醫(yī)科大學,2013:58-67.
(5) 專利文獻:[序號] 申請人姓名.專利名稱:國籍,專利號[P] .公布日期[下載日期].專利出處.
[1]勵建安.通過生理性缺血訓練促進病理性缺血部位側支循環(huán)形成的裝置:中國,CN200910049039.1[P].2010-10-13[2015-1-30]. http://dbpub.cnki.net/grid2008/dbpub/Detail.aspx?DBName=SCPD2010&FileName=CN101856254A&QueryID=21&CurRec=1.
附例
以臨床報道為例,其論文結構為:
題目……
作者1 , 作者2 ……
(1.單位全稱,省 市/縣 郵政編碼;2. 單位全稱,省 市/縣 郵政編碼;3.……)
摘 要:目的:xxx;方法:xxx;結果:xxxx;結論:xxx。
關鍵詞:×××;××××××;××××;×××
中圖分類號: 文獻標識碼: 文章編號:
引言
1 臨床資料
1.1 診斷標準 根據(jù)國家標準/學會、會議標準/×××主編的《××××××》[ ]。
1.2 納入標準
1.3 排除標準
1.4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,是否隨機、分組,治療組、對照組的一般情況(性別、年齡、病程、分型……等),是否具有可比性。
2 治療方法
2.1 對照組 用藥,劑量,服法,療程等。
2.2 治療組 用藥,劑量,服法,療程等。重點介紹與對照組的不同之處。
2.3 檢測指標 選擇先進的指標、檢測方法與儀器,注意量與法定計量單位的正確表示。
2.4 觀察指標
2.5 統(tǒng)計學方法 ① 數(shù)據(jù)表示;② 采用的統(tǒng)計學方法;③ 統(tǒng)計軟件;④ 軟件版本;⑤ 顯著性檢驗水平。
3 治療結果
3.1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(jù)國家標準/學會、會議標準/×××主編的《××××××》[ 1]。
3.2 結果 最好采用具有自明性的表和圖。
表格上為表序、表題;中為表身,采用三線表,縱向欄目為主語,橫向欄目為謂語。橫向欄目的項目用量與單位表示,如TG/mmol。單位不同的要逐個標出,單位相同的將量與單位移表的右上角,文內(nèi)不再標注。橫向欄目較復雜或有分層次的,請?zhí)砑虞o助線。
圖的縱坐標、橫坐標上標明量值,兩側標明量/單位。圖內(nèi)多條曲線的,用1、2、3…表示。圖的下部為圖序、圖題。圖題下方為圖注。注:注:1.××× 2. ××× 3. ××× 說明圖內(nèi)1、2、3表示的是什么內(nèi)容。
4 討 論
主要圍繞有意義的結果展開討論。按照問題的不同逐一深入分析探討。段與段之間要有邏輯性。
4.1 ……
4.2 ……
5 結 論
針對引言提出的研究問題,根據(jù)研究或實驗結果,給出明確的判斷性結論。文字要簡潔,語氣要肯定或否定,不要含糊,不要有歧義??梢蕴岢鼋窈笱芯康姆较蚧蜻M一步研究的建議。